时间:2022-12-14 20:12:15 | 浏览:615
周公原名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排行第四,也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同时还是周成王的叔叔。
(周公)
不论是军事还是治国,周公都无可挑剔,那么他都有哪些建树呢?
一、顺德谋事。
周武王是英明之君,在他继位后,周公被封为辅相,不论军政大事还是疑难小事,周武王都找他商量。
在攻打商纣王朝的问题上,周公主张“顺德谋事”。一方面以贤治国,使经济和军事都能获得迅猛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以优良的德性,获得各诸侯国的支持。
除此外,周公还建议礼贤下士,对前来投靠的外族部落人才和商朝人才,都要以礼相待。
果然,周武王不光把周国建设得繁荣富强,还由于他为人公允,处处以德服人,因此得到各诸侯国的拥护。
贤人志士也听闻周武王的名声,纷纷来投,周武王的身边,一时间人才济济。
二、灭商建周。
周公在周武王继位第二年,辅助他在孟津举行会师演习,以此了解周国在国际上的号召力和军事实力。
当时积极响应的诸侯达到800多人,许多诸侯不断劝说周武王,攻打残暴无道的商纣王。但周公见大诸侯迟迟不来,认为时机尚不成熟,于是果断地建议周武王班师回朝。
次年,商纣王更加残酷暴虐,引得天下不附。于是周公认为时机成熟,和周武王一同调兵遣将,攻打商纣都城朝歌,逼迫纣王自焚而死。
商朝因此由周王朝取代。
(周武王)
三、辅佐成王。
周王朝建立第二年,周武王因病去世。
周成王年幼,周王朝却并不安定,周公担心有人作乱,于是果断地把成王抱于膝上,代理国政。
当时,周公的弟弟管叔和蔡叔都想染指王位,所以四处散播谣言,说周公想夺权,会对成王不利。
周公为了证明清白,主动找到位列三公的召公和姜太公,向他们解释自己的苦衷,并得到他们的理解。
管叔和蔡叔见一计不成,又勾结商民发动叛乱。
周公率兵出征,不仅平定叛乱,还顺势收服了东方诸国,进一步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四、封邦建国。
平定叛乱后,姜太公建议将俘虏的商纣顽民全部诛杀。但周公却认为,该用德政收服人心。所以,他把商纣顽民迁居洛邑,并派军队驻扎在那里负责监督这些俘虏。
天下初定后,由于国土面积大大增加,为了便于管理,周公又实行封邦建国的政策,将姬姓子孙和开国大臣,都分封为诸侯,并赐给他们封国,让他们到封国去建设家园,同时达到天下共主的目的。
(东征平叛)
五、建制设章。
早在商纣王朝时,王位的传承不光可以父子相传,还能兄弟相传。
但这样的传承制度亦有弊端,因为不论传子还是传弟,都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从而引发王室争斗,造成国力衰弱。
鉴于种种弊端,周公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这样就让其他的兄弟都没有争夺王位的借口。
六、完善礼乐。
为了使王权能长久巩固,周公还制定了一系列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进一步将人的身份进行细划,同时确立长幼尊卑等规范,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来约束诸侯和百姓。若是有人在衣服、居室和礼仪上不合礼仪,就等同僭越,可以问罪。
而不同等级的人,在舞乐上也都有讲究,不同的级别享受不同的舞乐。同时在乐队的人数上,也有要求。
凡是乐队的人数与自己的身份不符的,那都是要治罪的。
(分封诸侯)
七、还政于王。
周公代周成王摄政6年,由于他的努力,周王朝从初建不稳定的局面,慢慢转危为安,走上正轨。
周公见周成王已长大成人,于是毫不犹豫地把王权还给了周成王。
由于周公一心为公,且一直宣传德政,再加上他在还政于周成王时,丝毫没有推诿,因此得到了后世的肯定。
其中,孔子最尊崇周公的仁德,由于经常研究周公的文献,渐渐梦中多次出现周公。孔子又曾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样的话。
后人因此假借周公之名,写下了《周公解梦》这样的书。
实际上,孔子说“梦见周公”,是表明他在精神上和周公的相通性,表明自己的学说,与周公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也是对周公为人为政的极大肯定。后人不理解,把周公当成了个“预言家”,靠他来预知未来。说起来,这件事也是挺荒唐的。
不过,虽然荒唐,但因为周公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他具有良好的仁德,又经过孔子大力传扬。因此,才让后人那么迷信他。
(参考史料:《史记·周本记》《论语》)
(内容有些专业,感兴趣的读者请耐心理解看完!想直接看解梦的读者,可以拉倒中后部分)做梦,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有时候我们会梦到过去发生的事情,见到多年的老友;有时候我们又会梦到莫名其妙、光怪陆离的场景。有些梦当我们醒来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细节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周公解梦》之中存在着许多的科学依据,从科学层面上去分析其更多的是心理学、神经学等各项学科的一个综合体现。周公解梦不一定就代表着迷信,但是它一定反应出了古人当时对梦境的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解梦来判
很多人都听说过“周公解梦”,但是很少人有听说过“列子解梦”,列子说:身体虚弱的人,会梦到飞翔;天气转冷,就会梦到火;饥饿的人,会梦到吃东西。而真正厉害的人,其实是很少做梦的,这是为什么呢?梦境和现实究竟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来聊聊“列子解梦”
说到梦,每个人都不陌生,因为每个人都做过梦。对于梦的记忆是很短暂的,如果我们不刻意去关注梦,梦很快就会被遗忘,所以有些人会认为自己从没做过梦。也有些梦会让我们记忆深刻,甚至会一直困扰我们,但苦于对梦的不了解,无法解开梦的面纱。本文从心理学角
昨夜我梦见了爷爷死了下葬后父辈们把他像刨萝卜一样又挖出来洗净身上和毛发间的尘土直直地躺在床上皮肤青蓝,面色安祥我不小心触碰了他露在被子外的大脚趾那是透心地寒啊像一条刚出冻库的鱼说是要重新下葬敲锣打鼓,鞭炮阵阵爷爷顺从地走在队伍中间像个听话的
古有周公解梦,今天,我也来说说梦。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觉得就是这个道理。正如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世上绝对没有无缘无故的梦。有些梦,看上去好像不可思议,和现实没有丝毫关联,感觉很奇怪,好端端为啥做这样的梦,可其实,都是和人的性格
原则梦能暂缓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人们在求真务实的同时,也会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暂时难以缓解之时,可能会控制不住要游历一下梦境,情不自禁地做一些美好的梦,在近乎麻痹状态的梦中得到一时的满足。人们对梦往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不仅仅是因为借助梦境能得到
有一道谜语曾被不少相声演员用过,谜面是“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能做;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一起做?”谜底是什么?梦。每个人都会做梦,但两个人不可能一起做梦。有人说,梦和我们白天的生活是两个平行的空间。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夜里做梦时的那
文/学乃身之宝说到梦,我们都不陌生,很少有人没做过梦。但我们对梦又知多少呢?我们不应把梦简单地理解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为梦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有关;我们更不应草率地把梦看成是人的神经系统对外在环境的自然反映,因为梦反映着他人、社会及世
你好,今天咱们接着聊梦。中国人说到梦,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脑回路,那就是梦是预兆,什么预兆呢?去查《周公解梦》。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周公解梦》。这个话题我们聊过一下,但是没展开,今天我们就借着《周公解梦》来说一说。《周公解梦》的知名度是很高的,如
《周公解梦》是一部流传于民间的占卜和解梦的书籍。”夜有纷纷梦,神魂预吉凶,庄周虚化蝶,吕望兆飞熊。丁固生松贵,江海得笔聪,黄粱巫峡事,非此莫能穷。“但是,”周公解梦“的本意并不是占卜和解梦。一、周公制定“周礼”,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基础周
前面的续集我们了解了梦产生的基础和本源,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解梦的鼻祖 - 《周公解梦》。《周公解梦》这本书一直以来都很流行。正规书店也许见不到,但是巷子里的小书摊上绝对能买到。这本书一直流传于民间,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在科学发达的今天
提到解“梦”,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周公解梦》,这本书对很多梦有所判断,但是当人梦到车祸、手机等之类的梦时,并不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因此,到底《周公解梦》准不准么?适不适宜当今的人们呢?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武王的弟弟。周公倡导仁政
都市快报作者:编辑 童蔚第二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地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G20主会场)开票时间:5月7日未来生活节将联手100个行业领袖企业和创新者,对未来科技和生活的趋势作出预测并发布。未来生活节×蚂蚁金服科技如何让生活超越想象一个月
周公原名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排行第四,也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同时还是周成王的叔叔。(周公)不论是军事还是治国,周公都无可挑剔,那么他都有哪些建树呢?一、顺德谋事。周武王是英明之君,在他继位后,周公被封为辅相,不论军政大事还是疑难小事,